《桃花扇》是清初戏曲家孔尚任创作的一部传奇剧本,共有四十出,通过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明朝崇祯末年至南明弘光年间的历史变迁和民族危亡。作者自称“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桃花扇》因其较高的艺术成就,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桃花扇》的故事梗概如下:崇祯癸未(年),户部尚书侯恂之子侯方域寓居南京莫愁湖畔,参加了反对阉党的“复社”。此时,做过光禄卿的阮大铖也在南京,因曾投靠阉党而遭到复社学子们群起攻击,急于自救。阮大铖的结拜兄弟杨文骢要将秦淮歌妓李香君介绍给侯方域,劝阮大铖匿名赠送梳拢所用的妆奁以拉拢侯方域,意欲借以缓和与复社的关系,被李香君看破端倪,坚决退回,由此得罪了阮大铖。不久,侯方域得见李香君,两人一见倾心,陷入爱河。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题诗扇为信物,梳拢了香君。癸未七月,镇守武昌的宁南侯左良玉因缺少军饷,意欲移兵就食南京。杨文骢请侯方域以其父侯恂(左良玉之师)名义写书劝止左良玉,并使柳敬亭递书前去。阮大铖借此机会,在诸官议事时诬陷侯方域勾结左良玉,背叛朝廷。马士英派人捉拿侯方域,杨文骢提前通风报信,侯方域遂留李香君在南京,自己逃走投奔史可法。甲申三月(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缢死煤山,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凤阳总督马士英与阮大铖等人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弘光帝。弘光帝即位后,重新启用阮大铖,阮趁机报复复社党人,强将李香君许配给党羽田仰。李香君坚决不从,撞头欲自尽未遂,血溅定情诗扇,其养母李贞丽无奈冒名代嫁。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折枝桃花,香君使苏昆生寄扇与侯方域。侯方域此时与高杰同在河南,然高杰为许定国设计所杀,侯方域逃向南方,于黄河巧遇苏昆生与李贞丽,得知此事后返回南京。弘光帝贪恋声色,阮大铖以所作《燕子箋》献媚,李香君被选入宫唱曲。侯方域与苏昆生返回南京后,不见香君。后侯方域与陈贞慧、吴应箕于书坊选书时,被阮大铖所捕。苏昆生赴左良玉处求救,左草檄发兵“清君侧”,马、阮乃调黄得功等将堵截左兵。长江无人防守,清军长驱直入,仅史可法率三千兵守扬州城,终不敵清军,战败沉江自杀。南明朝廷覆灭,君臣各自逃散(此时李香君在宫中,侯方域在狱中)。侯、李历经波折后在栖霞山相会,但国已破,何以为家?经道士张瑶星指点,二人分别出家。
《桃花扇》的故事具有以下特点:故事情节紧凑而曲折,结构布局严谨而巧妙。作者以一把桃花扇为线索,将历史和爱情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圈。作者还运用了倒叙、插叙、平行等手法,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故事内容真实而深刻,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和民族心态。作者以实事实人为素材,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详实的考证和艺术加工,展现了南明朝廷的腐败无能、民族危机的严重性、文人士大夫的悲壮抗争和爱国情怀。
故事主题鲜明而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人生离合的感伤。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寄寓了自己对明亡清兴的不甘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同时,作者也展现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爱情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