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山河破碎时的爱情

北京哪些手足癣医院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710.html

在秦淮八艳中,有这么几对是很知名的,一是陈子龙和柳如是,二是吴梅村和卞赛,三是龚鼎孳和顾横波,四是冒襄和董小宛,再来就是侯方域和李香君了。

上面列举的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文人雅士,有文采而风流。而那些女子都是秦淮两岸的名妓,再按照秦淮名妓有做盒子会的习惯,大概这几人都是姊妹。他们的关系是相当亲密的。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他们的爱情都经历了山河破碎的考验,有的坚持下去了,有的没有,有的投靠了新朝,有的为旧朝而亡,有的红消香殒,有的诰命夫人。在同样国破家亡的境地下,人人各异,爱情自然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今天我就只取一对来说,那便是《桃花扇》中的两位主角,侯方域和李香君,且只拘于《桃花扇》的故事里,不去考证具体的史实如何了。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甲申之变前后,发生在南京的故事。河南人侯方域到了南京,梳拢了李香君,因为没钱,阮大铖为巴结复社,于是代侯方域出了,却不想李香君性烈,瞧不起阮大铖为魏党的人,所以将阮大铖的钱尽数退了回去。这使得侯方域越加敬重李香君。二人莺燕相好,过了一月很幸福的时光,每日晚睡晚起,在那媚香楼中贪享春光。却不想阮大铖因为侯方域几次给他脸色看,发了恨,假借侯方域通敌之罪,逼得侯方域逃离了那个温柔窝,离开了南京,而李香君只能拿着侯方域送的一柄诗扇苦苦等待。二人天涯相隔的时候,明王朝在最后的风雨中结束了,崇祯煤山自缢,南明小王朝匆忙上马,侯方域在史可法部里做参谋,李香君在权贵间挣扎,田仰欲娶李香君,李香君拼命不从,直到头破血流,满溅诗扇,最终由李香君义母李贞丽替代,李香君才能得免。杨文骢将溅血诗扇画了几笔桃枝,成为了桃花扇,这便是《桃花扇》的由来。后又经几番波折,二人始终难以团圆。直到南明小王朝也在风雨飘摇中倒塌,二人才在南京郊外的栖霞山里相逢,但是二人因为国破家亡的原因,儿女私情已不重要,二人于是捐弃前情,各自修道去了。

这便是《桃花扇》中二人爱情故事的大概,前几日和朋友讨论,我将《桃花扇》和《牡丹亭》做了一下对比,觉得《桃花扇》加入了国仇家恨,格局更为宏大,读着也更为有意思,但是爱情在国仇家恨的压榨下,已经不成为爱情了。而《牡丹亭》则只着眼于杜丽娘和柳梦梅,对时局不管,所以格局小而情真。

一为道亡,一为情生,这便是《桃花扇》和《牡丹亭》的区别。

《桃花扇》说道的痕迹很重,爱情并不是它的主要目的,清朝的文人,特别是汉族文人,都有一种文化怀旧,就算自己生活在新朝,也有一种怀念旧朝的情节,譬如孔尚任,不管受到新朝多大恩典,心底还是向着旧朝的。就如现在的人,总是没有来由地怀念民国,而那时的人比现在更甚,因为那时还有一种华夷之分的事实。

所以《桃花扇》就把爱情当做了一种工具,作为了孔尚任为旧朝写的一曲哀歌,犹如屈原在郢都陷落后,写了《哀郢》一样。这就造成了《桃花扇》的爱情比重太少,而且显得不真实。侯方域作为男主,戏份不一定有柳敬亭、史可法、左良玉多,更没有这三人形象光辉,做的事情更为平平无奇,李香君倒是像个男子,对正义,对爱情都比侯方域更为坚持。这就更表示了孔尚任轻写爱情的态度,以至于最后,在江山无可收拾时,爱情也就戛然而止了。

其实仔细推敲,会发现爱情戛然而止得颇不合理,侯方域和李香君历经千辛万苦才终于团聚,在祭祀大典上,尚还你侬我侬,说明他们并没有觉得他们的爱情是有原罪的,并没有觉得他们的爱情是造成江山破碎的一个原因。可是这时他们却在张瑶星的两句话下就突然醒悟,放下爱情了。一句是:你们絮絮叨叨,说的俱是那里话。当此地覆天翻,还恋情根欲种,岂不可笑!二句是:两个癡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侯方域中间虽也有反驳,但是却在张瑶星家国大棒的打击下匆匆缴械,这可见《桃花扇》中的爱情至始至终都是陪衬作用,国还在,家还在,君还在,父还在时,爱情自然可以有,但是这些都不存在时,爱情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在我看来,至少在孔尚任眼里,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不过是依存在大明江山上的一件物事罢了,他在《桃花扇》中最大的目的,还是要像理学家一样,宣传一些忠君爱国的思想,臧否一下人物,在这样的“野心”下,爱情自然如车轮下的伏草,只能任其碾压过去了。

可是问题是在朝代替换之间,爱情就是这么脆弱,现实中的秦淮八艳,没有一对是圆满的,侥幸圆满的人,无外乎都做了贰臣。不怪乎张瑶星会说“当此地覆天翻,还恋情根欲种”,不管戏里戏外,国破家亡之际,任何爱情都是有原罪的,没有道理在山河破碎时,你还享受着爱情的圆满,若你有点良心,温柔的爱情到底会像是剑芒一样刺着你罢。可是正因为有此原罪,任何发生在此际的爱情,都变得回肠荡气起来。

多年前,我去南京,畅游了一次秦淮河,也登上了李香君的媚香楼,不过是平平无奇的二层小楼而已,底下一个小院子,我知道这必定是重修几次的,不过登上楼时,倒也有些感慨。只是没见到侯方域叹息的那树桃花,时代过去,佳人消陨,那树桃花自然也就不在了。

现实中的侯方域和李香君,结局似乎要稍微幸福一些,二人毕竟又相守了不少时间。但在《桃花扇》中,侯方域和李香君虽然没有殉国,但到底为那个结束了的明王朝殉情了。

附录:

《步韵侯方域定情李香君诗》

秦淮一水玉楼斜,公子多情备宝车。

无限江山风打去,柔肠只为眼前花。

《奇传》

——《桃花扇》注

世间的奇传,

不都是拿自己的辛酸,

作别人的笑谈?

且看那红楼梦中,

桃花扇里,

那个不是心肝断,泪珠儿弹?

偏那无聊的人,

说什么,风月地,柳杨天,

惹得游人缱绻,

空自谑笑浪言。

那知道三生缘分,一世用完!

叹!叹!叹!

从来满院桃花能同赏,

飘零时候却不见了佳人面。

留下我一个,

消魂过了这一日,

伤心不知到那一年?

-4-2于北京

《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签名本可在当当购买,点击“原文阅读”就可以了

骆瑞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