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云飞扬,家住六朝烟水间。这里是胖一和雪酱的探游日记,跟您分享诗词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近日,疫情隔离居家,陪伴胖一学习生活。秋雨绵绵,气温逐渐降低。
另一边,我继续创作原创书写关于南京的2篇诗作。由此写下了在南京的身心之旅。
桃花扇
千灯星影怜明月,
火树摇光艳绮罗。
血染桃花肠断去,
梦魂扇里隔山河。
翻出了去年10月游历南京银杏里街区的视频,夜景中,有一处艺术装置与《桃花扇》有关。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所写的内容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
《桃花扇》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
如今,在南京夫子庙有李香君故居,我曾经游历过。面积不大,却展现了李香君的昔日生活状态。
李香君故居以李香君人物为主,生活起居,吃穿用度,展示各种日用品,诸如生活所需碗、盏、壶、妆奁盒、木梳、手炉等,精神追求则有茶具、笔筒、棋盒、香炉。
龙蟠里忆陶澍
千古龙盘更虎踞,
金陵书院当惜阴。
旧时陶澍园中月,
今日无从觅赏音。
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前夕,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他在前往东吴首府京口途中,经过秣陵时,曾驻马城西,登临石头山,以观形胜,并留下了“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名句。
如今,南京龙蟠里,因为诸葛亮的这句话而得名。
清道光十八年,陶澍在南京龙蟠里西侧的盋山创建了惜阴书舍,提供一个让读书人“用经史古文相磨砺”的场所。
据甘熙《白下琐言》卷八中记载,龙蟠里旧有四松庵,亦名盋山园。陶澍在此建印心石屋,匾额为清宣宗所赐御笔,勒石成碑,改名盋山园。
书舍所需要的经费、讲师的报酬及对优秀学生的奖赏,都取自陶澍捐出俸禄银一万两作为本金寄放在典当铺中所得的利息,相当于一种基金制度。
#我的旅行日历#
相关阅读
鄱阳湖巨型“地笼阵”,官方回应热搜!鄱阳湖的热闹在3首古诗中
女子代厨炒菜,4菜1汤太馋了!吃货界3位诗人,赋诗美食也诱人!
白天旅行,晚上切莫错过夜景在哪?诗意南京,唯是银杏里
江南著名私家园林,曾一度荒废,袁枚辞官精心规整,为母欢歌祝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