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雅韵梦落燕园末世百象图桃花扇

今年是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运行二十周年。回首二十年,讲堂用灯光无数次点缀了燕园夜晚的星空,用丰富多彩的演出充实了燕园生活,让师生观众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而在讲堂上演的众多艺术形式中,昆曲艺术穿越过百年的历史尘雾,散发着别样的光芒。

《桃花扇》

高马得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放悲声唱到老。

——《桃花扇·余韵》

冠绝千古的

历史传奇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它与洪昇创作的《长生殿》被誉为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争唱孔洪词”,他们犹如两峰并峙,交相辉映,共同代表了清初传奇创作的最高水准,被称为“南洪北孔”。

孔尚任

(-)

孔尚任,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是曲阜孔子的六十四代孙。康熙二十三年,孔尚任因为在康熙祭孔时讲经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被提拔为国子监博士,历任国子监博士、治河使臣、户部主事、宝泉局监铸、广东司员外郎等职,整整十六个春秋。其间,三易其稿完成了他的传世之作《桃花扇》传奇。

《桃花扇》取材于南明王朝的历史,讲述了复社文人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了秦淮名妓李香君,相偕欢好,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侯方域手头拮据,便暗送妆奁以拉拢侯方域,结交复社,却遭到香君辞绝。阮大铖怀恨在心,诬告侯方域背叛朝廷,迫使他逃离南京。崇祯自缢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大权在手,他们强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香君誓死不从,血溅定情诗扇,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清兵南下,南明灭亡,几经波折,侯、李重逢,但国已破,何以为家?经张道人的一席话点醒,二人最终出家入道……

作者孔尚任借侯、李的悲欢离合之情,抒写了“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的兴亡之感,同时寄托了作者“警世易俗”“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的用心。全书围绕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主线描绘出一幅驳杂的社会断面,内容庞大、人物众多,有“末世百象图”之称,名列中国古典戏曲四大名著之一。

暖红室精刻本

《桃花扇》

讲堂舞台上的

《桃花扇》

《桃花扇》与《牡丹亭》《长生殿》不同,其传承折目稀缺。近30年来,经过昆曲艺术家的不断挖掘整理,这一经典名剧得以在数百年后重新呈现在舞台上,并获得了广大观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