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年所写的桃花扇,它的主要内容是

在上一回里,我们讲到了《闲话》一出,作者借张薇之口,向我们描述北京沦陷后,崇祯皇帝自尽于媒山的事。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卷三的内容。

卷三的内容,从《孤吟》一出开始,到《逮社》一出结束,一共十出。

《孤吟》一出,讲述的是老赞礼同众人听完《桃花扇》上回戏的一番思绪;在这一出里,内容不多,主要是老赞礼这个经历过明朝覆灭的人的内心独白。

抒发了他对明朝的一丝念想以及对这一段历史的看淡。

当年真如戏今日戏如真两度旁观者天留冷眼人

《媚座》一出,讲述的是弘光朝廷建立后,马士英一人专权,正如他说的,官居首辅,权握中枢……这经纶满腹,也无非报怨施恩;人都说养马成群,滚尘不定;他怎知立君由我,杀人何妨?

在这一出里,描述了阮大铖、杨龙友等人来巴结、逢迎马士英的情景;随后,当马士英欲听戏时,杨老提到青楼名妓李香君;阮大铖借此问了田仰欲取李香君一事;杨老如实说道,李香君固执不肯,坚持等候侯方域,这事也只得作罢。阮大铖想起前日侯方域、李香君对自己的无礼,因此,在马士英面前对其大肆污蔑;马士英听了大为生气,便下令,让人强将李香君送给田仰做妾。

《守楼》一出,主要讲的是马士英下令命人强抢李香君送给田仰做妾的经过,杨老因于心不忍,特意跟随前来,告知其养母李丽贞。养母李贞丽见是马士英这样大官的命令,也不敢违抗,只得同众人一起劝香君换衣下楼。但李香君一心守节,誓不下楼。

〔叫介〕杨老爷放下财礼,大家帮他梳头穿衣。〔小旦替梳头,末替穿衣介〕〔旦持扇前后乱打介〕〔末〕好利害,一柄诗扇,倒像一把防身的利剑。〔小旦〕草草妆完,抱他下楼罢。〔末抱介〕〔旦哭介〕奴家就死不下此楼。〔倒地撞头晕卧介〕〔小旦惊介〕呵呀!我儿苏醒,竟把花容碰了个稀烂。〔末指扇介〕你看血喷满地,连这诗扇都溅坏了。〔拾扇付杂介〕〔小旦唤介〕保儿,扶起香君,且到卧房安歇罢。

最终,因李香君以头碰地,血渐宫扇,才躲过了强抢一事,但为了给马士英一个交代,杨老随后想出,让李贞丽代李香君嫁与田仰。

在这一出戏里,表现出了李贞丽这个养母对女儿香君的爱护,也表现出了李香君刚烈、誓死守节的贞烈。正如她所说:

齐安眉,他是我终身依,盟誓怎移?宫纱扇现有诗题,万种恩情,一夜夫妻。

血染宫纱扇,也正是出自于此,李香君守楼,体现的不仅是她对侯方域的坚守,也体现出了她对如马士英、阮大铖这些小人物的反抗和鄙视。一个青楼女子尚且如此,这对如马士英、阮大铖这样的小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讽刺。

《寄扇》一出,讲述的是李贞丽代香君出嫁后,杨老同苏昆生二人前来媚香楼看香君,他们二人见侯方域给香君的定情之物宫扇依旧在地,看到宫扇被香君之血所染,诗词已无法看清;因此,杨老特意在宫扇上借着香君之血绘成了几只桃花。

香君醒来后,见如此,对杨老感激不尽,但母亲的离去,让香君孤单一人,李香君欲让人寻回侯方域,她的师傅苏昆生欣然前往。于是,苏昆生带着他们二人的定情信物,离开南京开始寻找侯方域。

《骂筳》一出,讲述的是弘光皇帝欲将阮大铖做的《燕子笺》排演出来;因此,特命马士英、阮大铖二人挑选戏子;秦淮旧院中的人都在被选的范围之中,李香君、郑妥娘、寇白门、汴玉京,都被叫去;丁继之、沈公宪、张燕筑三人也被马士英叫去评选。

但丁继之不愿随波逐流,对南朝的失望之感导致他选择了出家,侯方域出家,拜的师傅便是他。

而在这些青楼女子之中,汴玉京也同样选择了出家,她是后文李香君出家的师傅。

面对马士英、阮大铖这两个小人物,李香君展现出了她不畏强权,对这二人唾弃、鄙夷的性格。公开在唱曲中骂道:

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副净〕好大胆,骂的是那个?快快采去丢在雪中!〔外采旦,推倒介〕〔旦〕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副净〕这奴才,当着内阁大老爷,这般放肆,叫我们都开罪了。可恨,可恨!〔下席踢旦介〕

李香君一骂,彻底得罪了马、阮二人,虽没有被处死,但却让她做了丑角的角色,其处境也是十分堪忧。

《选优》一出,讲述的是,这些戏子被选后,弘光皇帝亲自对她们进行考试,李香君原为丑角,但弘光皇帝却因其美丽年轻,所以让她试唱了一段,并因此,将她从丑角变成了主角,见她十分腼腆,特意赏了一柄桃花宫扇,遮掩春色。

这一出中,李香君悲苦之情溢于言表,爱人侯方域不知在何处,母亲李贞丽被迫嫁人,独留她一人又流落于皇宫之中,正如她唱的:想起那拆鸳鸯,离魂惨,隔云山,相思苦,会期难。空倩人寄扇,擦损桃花。到今日情丝隔断,芳草天涯。

《赚将》一出,则是从金陵写到雎州,侯方域随高杰一同来到许定国处守护黄河,但高杰心高,目中无人,一来此,便痛骂许定国。又欲明日亲去许定国的营地,准备让其腾挪地方供自己享用,若他不从,便取他牌印,另换他人。

侯方域见此,急忙劝道,如今大敌当前,当以和为贵,况且强龙不压地头蛇,只是高杰一心如此,侯方域见劝告无用,只得灰心退下。

果然,许定国在其妻子的劝告下,设下了鸿门宴,高杰前去后,许定国并未出现,而是恭恭敬敬的将牌印奉上,也因此,高杰防范之心消去,正值他喝的畅快之时,众人以酒杯为号,将其杀死,随后,许定国带军离去,投靠了清军,南明朝四镇武臣变成了三个。

《逢舟》一出,讲的是随着高杰的死去,许定国的投靠,黄河被攻破,逃亡的百姓、士兵不计其数。苏昆生原本是来此找侯方域的,因骑马行走,被逃兵抢去了马匹,推到了河里,正值他求救之时,被一船妇听见,将其救下,不想此船妇,正是李贞丽。

二人相见,都对对方都感到好奇;李贞丽向苏昆生询问女儿的处境;苏昆生见李贞丽做了船妇,也不禁纳闷,你不是嫁给田仰了吗。李贞丽便向他诉苦道,因田仰之妻善妒,自己不惹受苦,所以跑了出来。

正在他二人相聊之时,侯方域在另一个船上突然听到他们二人说话,因此,他们三人得意相认。

原来侯方域见高杰死去,便买舟回金陵,想回来找香君;不想在此遇见了香君的师傅和母亲;侯方域得知香君以头碰地,坚守贞洁后,大为感动,痛苦不已;又对李贞丽仗义为香君代嫁,表示了由衷的敬佩,看到他们二人定情信物桃花扇时,心如滴血。随后,苏昆生同侯方域一同赶回金陵,临别时李贞丽嘱托侯方域善待自己的女儿。

《题画》一出,讲述的是李香君离开媚香楼后,杨老受香君所托,照看媚香楼,正直蓝田叔(杨老的朋友)来到,因此,将其安排到了媚香楼。

侯方域同苏昆生回来后,侯方域匆忙跑到媚香楼,欲见佳人,不想,佳人已去,正好遇见在此的蓝田叔,杨老也适时出现,侯方域在此得知李香君被选入宫唱戏,悲痛不已,二人相见又遥遥无期了。

三人相处,闲聊之余,看到了蓝田叔特意为张瑶星画的《桃园图》,候、杨二人,对此赞不绝口,随后蓝田叔邀请侯方域为其提词:

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誑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

短暂相聚之后,杨老提醒侯方域,金陵不是长留之地,(因他本就得罪了阮大铖,如今阮大铖小人得志,因此无法在此居住)。侯方域听了,只得先行离开,再做打算。

《逮社》一出,是卷三的收尾篇,侯方域和苏昆生匆匆赶回媚香楼后,却发现李香君已被选入皇宫唱戏,而侯方域素来为阮大铖所恶,因此,他只得暂且退避。

随后,侯方域想起了旧日的复社朋友,他们经常来蔡益所(一个非常大的书店)处交流,在这里,侯方域同陈定生、吴次尾二人再次相遇;正当他们畅饮之时,阮大铖大张旗鼓的在外行走,侯方域等人被阮大铖发现,阮大铖以复社文人为东林后起将他们抓捕入狱。

侯方域等三人被抓捕后,苏昆生赶到,得知他们被抓后,焦急万分。

侯方域被抓,正为苏昆生向宁南王左良玉求救埋下了伏笔;而宁南王以“清君侧”之名,挥师东进,黄、二刘三镇奋力前往抵抗,也导致了南明王朝的防守土崩瓦解,可以说,侯方域入狱,是弘光朝廷覆灭的导火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