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1.公元年,腓力二世出生
腓力二世·奥古斯都,绰号“狐狸”,法兰西卡佩王朝第九位国王,
在他之前,卡佩王朝已走过了近年的历程,但国王却像囚徒一样被困在“法兰西岛”上,对其周围的一片汪洋无可奈何。所谓“法兰西岛”是指卡佩王朝早期国王所能有效控制的实际范围,包括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中游的狭长地带,以巴黎和奥尔良为中心,其面积只占法兰西国土的大约1/15。在“岛”外,不乏实力比王室要强大的诸侯,如诺曼底公国、勃艮第公国、阿基坦公国等。即使在“岛”内,也有着众多不服管制的城堡主。
腓力二世通过努力,使法国王权由弱转强,对内进行改革,打击贵族;对外扩大疆域,抗击外国入侵,使王室领地扩大了三倍,使法国向中央集权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2.公元年,洪昇出生
洪昇(年8月21日~年7月2日),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清代戏曲家、诗人,代表作《长生殿》,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洪昇著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等。戏曲仅存《长生殿》和《四婵娟》两种。
3.公元年,米什莱出生
儒勒·米什莱,19世纪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在近代历史研究领域中成绩卓越,被学术界誉为“法国最早和最伟大的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历史学家”,还被誉为“法国史学之父”。他以文学风格的语言来撰写历史著作,令人读来兴趣盎然;他以历史学家的渊博来写作散文,情理交融,曲尽其妙。在米什莱笔下,山川、森林、海洋、禽鸟、昆虫,一草一木,无不洋溢着深沉的诗意的凝思。
4.公元年,张伯伦出生
威尔特·张伯伦(WiltChamberlain,年8月21日-年10月12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
威尔特·张伯伦的职业生涯曾效力于NBA费城/旧金山勇士队(现金州勇士队)、费城76人队以及洛杉矶湖人队;被认为是NBA历史上具有统治力的球员之一。2次夺得NBA总冠军(年NBA总决赛MVP),4次荣膺NBA常规赛MVP,13次入选NBA全明星阵容(年NBA全明星MVP),10次入选NBA最佳阵容(7次一阵,3次二阵),-73年连续2次入选NBA最佳防守阵容一阵,-66年连续7次荣膺NBA得分王,11次荣膺NBA篮板王,年荣膺NBA助攻王。
威尔特·张伯伦拥有众多的NBA历史纪录,他是唯一一个在一个赛季比赛场均得分超过40和50分的球员,他最著名的纪录是单场分。他还赢得了七届NBA得分王,十一届NBA篮板王,还有一届NBA助攻王(NBA唯一一位拥有助攻王头衔的中锋)。张伯伦在NBA历史上是唯一的赛季场均至少30分+20篮板的球员,而且他做到了七次。
年5月10日,威尔特·张伯伦正式宣布退役。退役之后,张伯伦在国际排球联合会打了短暂的一段排球,还担任了这个组织的主席。张伯伦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撰写了几本书,并在电影《毁灭者柯南》里出现。在年出版的自传《俯瞰》中号称与两万多名女性发生过性关系。
事件篇:
1.公元年,郾城大捷
南宋岳飞所统率的“岳家军”势力最强时达10万人,是当时对金作战的主力。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得人民群众拥护。年(绍兴十年)金军4路大举南下,岳飞率轻骑驻郾城部署兵力迎敌。金兀术率精兵1.5万余人,到达郾城北面,以重铠严装的“铁塔兵”列正面,“拐子马”布列两侧,进攻岳家军。
年8月21日(七月初七日)岳飞令将上各持刀斧,上砍敌人,下斩马足,在郾城大败金军,接着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岳飞鼓励将上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2.公元年,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展出
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
最早发现望远镜秘密的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兰眼镜商人。这人在制造镜片的时候,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远处的东西就变近了。
伽利略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他用数学进行计算,研究用什么样的镜片、怎样组合在一起效果比较好。最后,伽利略做了两根管子,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凸透镜,另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凹透镜:其中一根稍微细一点,正好可以套住另一根管子里面,自由滑动。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来回调节,选择合适的距离。就这样,经过反复的研制和试验,终于在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
3.公元年,《蒙娜丽莎》失窃
年8月21日是周一,按照惯例,卢浮宫闭馆,只有少数工作人员在大厅里走动。这座著名博物馆里聚集了大量藏品,《蒙娜丽莎》就被放在方形沙龙里。卢浮宫的维护总监皮奎特在早上巡视时经过,他告诉助手,这是卢浮宫最值钱的画,市值万法郎。离开时,他看了一眼表,指针指向7点20分。
皮奎特离开方形沙龙不久,一扇壁龛的门打开,走出一个人。他前一天便躲在壁龛里,卢浮宫有很多这样隐藏的壁龛,通常用来存放画架和画布。
此人穿着白色罩衫,卢浮宫维护部门的工作人员总是穿着这样的罩衫。他直接向《蒙娜丽莎》走去,将它取下来。画幅本身重18磅,按照文艺复兴时期的通常做法,《蒙娜丽莎》被画在三块厚木板上。几个月前,博物馆才通过一些物理方法来保护这幅画:大块的木头支架以及玻璃面板的盒子,总共有磅。但是这个沉重的《蒙娜丽莎》只是用四个挂钩固定在墙上。博物馆的解释是:发生火灾之类的意外时,方便取下。
小偷顺利取下《蒙娜丽莎》,将画藏到工作罩衫里,他在离开时也未露马脚,唯一的麻烦在底层的楼梯间,小偷用钥匙开门,但打不开门,他听到了上面有人下楼,情急中用螺丝刀卸下了门把手。
8点35分,皮奎特再次经过方形大厅时,发现《蒙娜丽莎》不在墙上。他对助手说:“上头把它挪走了,大概他们觉得我们会偷走它!”直到周二开馆时,一个画家向保安抱怨,怎么《蒙娜丽莎》没在它该在的位置,保安也不过是耸耸肩:“大概是给摄影工作室拿走了吧。”画家追问什么时候会归还。保安去找了摄影师,但摄影师说没拿走,或许是拿去清洁了。最后,保安觉得最好通知一个管事的,于是,疯狂的寻找工作开始了,最终他们发现:《蒙娜丽莎》丢了!
4.公元年,《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年8月21日,中国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和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斥责以战争为解决国际纠纷之方法”、“约定不得单独或联合其他一国或多数国对于彼此为任何侵略”。该条约还规定,“倘两缔约国之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被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期间内,对于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帮助,并不得为任何行动,或签订任何协定,致该侵略国得用以施行不利于受侵略之缔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