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晏几道过的应该是灯红酒绿的生活,但命运总是要捉弄人的。晏几道是词人宰相晏殊的小儿子,是晏殊大概在45岁的时候生的,所谓老来得子备极宠爱。晏几道继承了晏殊一身的文艺细胞,其在宋词小令上的造诣,甚至超过他老爸,而他老爸晏殊被称为词人宰相,和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一起享受天下文人的膜拜,可见晏几道的才能之高。
但是人生就像天津大麻花,看着香喷喷,事实上全拧。晏几道从小在钟鸣鼎食中生活,除了和歌女们一起玩文艺玩暧昧玩假装是天长地久的爱情之外,晏几道什么也不会。在晏殊去世之后,晏几道的生活陷入了困顿。
晏殊当年做宰相的时候,特别喜欢提拔人,号称朝廷里一半人都是他提拔的,按说晏几道完全可以放下架子,去求当时晏殊的众多做高官的门生,但晏几道天生高傲,一般人不放在眼里,甚至连苏东坡来求见,晏几道都毫不理睬。
在仕途和名利面前,晏几道的心是冷的,但是在爱情面前,晏几道的心是热的,他的眼里只有爱情,但是晏几道的爱情,只是一厢情愿、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爱情,他与别人的爱情,始于一见钟情,终于无疾而终,没有一个晏几道暗恋的姑娘,回过头来爱晏几道一次。但是晏几道依然生活在爱情里,对晏几道来说,你要是说这世界上没有天长地久的爱情,那是你不会做梦而已。也就是说,晏几道是一个生活在梦境中的多情公子,是一个在梦境中品尝爱情滋味的痴人。梦境总是虚幻的,梦醒之后总是怅然若失,伤心总是难免的,所以他又和那个哭哭啼啼的秦观一样,被人称之为“古之伤心人”。
审视晏几道的爱情词,你会发现有几句话特别能体现晏几道的特点。
一是别人家的歌女最美丽。晏几道的老爸晏殊那可是个风流才子,养了很多美丽的歌女。当老子晏殊每天于府上莺歌燕舞大搞聚会的时候,作为儿子想必是没有资格参与的,即便有幸参加,估计也就是墙角的夜来香,独自绽放,因此晏几道只能到朋友家蹭歌唱。晏几道在《小山词》自序中说:“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由此可见,朋友家的几个歌女曾经在晏几道的心里掀起过层层波澜。“莲鸿苹云”四大美女的一颦一笑,婉转生姿,她们的一歌一舞,深深镌刻在多情公子的心底。晏几道深情地给她们写情诗,无数次在梦里与之相会,然后在梦醒之后怅然若失。
二是晏几道老是失恋,他是最会做梦的失恋天王。晏几道爱过很多女子,但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他赠美人白玉盘,美人不想和他玩。正常人都知道戏子无情的道理,文人们可以和她们把酒言欢,但最终都是逢场作戏。在古代文人中,把青楼歌女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回家的例子少之又少,所以文人们和歌女交往的原则是,只要快感,不要情感。但晏几道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和歌女们的每一次见面,都会一见钟情,继而辗转反侧的相思,思之不得之后,就是做梦,管他“事如春梦了无痕”。所以,晏几道一言不合就做梦,他最美的爱情就在梦中。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晏几道是个多情种子,他和歌女们的交往始于一见钟情,而终于不知所踪。在词中,他回忆起与小苹的初次相见的场景。这是个清纯如水的姑娘,那时的她衣着清凉,薄若轻纱般的两重心字罗衣,颇具暧昧的暗示意味。在行云流水的琵琶曲中,晏几道听到的是小苹对自己的相思之意。小苹职业性的放电和微笑,却已让晏几道魂不守舍,晏几道又一次一见钟情了。
晏几道想姑娘想疯了,经常幻想已经遥遥不知所踪的姑娘,有那么一天会站在自己面前,活色生香。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那是个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爱情的味道的白衣胜雪恋爱的年代。美人的芊芊素手殷勤捧出酒杯,美女展开清亮的歌喉,舞姿曼妙翩翩复翩翩,场面浓艳而缠绵。“今宵剩把银釭照”,就像我们在不知是否为幻为真时习惯于掐大腿一样,词人在镜中真真切切地见到了梦中人。但是,这只是一场春梦而已,按照白居易的说法,是春梦了无痕啊。所以,晏几道成了古今伤心人。
三、既然人生不如意,那就活在梦中好了。人生不如意,处处有荆棘,但是梦里没有。所以一个人要是应付不了现实,那就喜欢活在梦中。你看李后主,现实生活中他是被囚禁的帝王,是回不到江南的过客,所以他就喜欢做梦,喜欢写梦境,因为梦中他才能回到江南,回到他的帝王时代。你看纳兰容若,现实是那么不堪,所以他就愿意在梦中活出自己的节奏。晏几道同样也是如此,因为现实的路是那么难行,但是梦中有自己的桃花源,在梦中,他才是迎风奔跑的少年,是拥有美好爱情的多情公子。
玉楼春:
雕鞍好为莺花住,占取东城南陌路。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
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这首词只是他沉溺诗酒、梦乡的一个侧面而已。“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此句最为沉痛。而早于晏几道百年的李后主也写下过“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的词句。
晏几道和李煜,还有清朝著名词人纳兰容若,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喜欢做梦的三个男人。假如再加上那个喜欢做春梦的杜牧,简直可以组成一个“梦想合唱团”。梦境是他们苦痛心灵的避难所,唯有在梦里,他们才会得到世俗所没有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