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公园有块石碑,傲娇写着“再不来了,扯淡”6个字,有人猜此碑是崇祯皇帝的,更有人说这是穿越者留下的。
据考究,河南淇县摘星台公园的这块石碑是明末清初立起来的,碑的主人未知。
碑的中间竖着刻着六个大字“太极仙翁脱骨”,由于年代久远,碑的底部有残损,估计应该还有一个“处”字。
大字左右两边均刻有主人自我介绍,大概意思是,一个姓水木(貌似百家姓没有,可能是沐姓的隐称)的燕地之人,来到云梦山修行,忘却自己年龄,别人猜测他有岁了,此人精通艺术,又超然世外,晚年立此碑为记。
这块扯淡碑背面也刻有字样,大概意思是,我常做善事,不负世上任何人,如果有人问我修行的法则,我其实也不清楚,大概就在虚虚实实之间吧。
而碑文正面最上面一行字让人愕然,居然写着“再不来了”,而第二行则是较大的两个字“扯淡”。语气之傲娇,让人忍俊不禁。
这块石碑因“扯淡”二字很快大火,许多人来到碑前拍照,发朋友圈。毕竟“扯淡”两字在现代表示“胡说八道”之意,难道古人也如此顽皮?而“再不来了”则充满撒娇的意味,让人遐想。
除了这几个字,扯淡碑的身世也引起了专家和网友们的好奇,民间有这几种猜测。
一是此碑乃崇祯皇帝墓碑。当年他并没有上吊自尽,而是找了个替身瞒天过海,自己则跑到了云梦山隐居起来,终老此地,回忆一生繁华与落魄,发出如此感叹。
不过,很多人质疑,崇祯的后代都被找到并杀掉,崇祯这个最大boss不可能漏网,因此这只是一种无端猜测。
二是此碑与朱元璋义子沐英有关。沐英因战功被封赏为王,镇守云南。在明朝灭亡时,全家出逃,来到云梦山避乱,期待复兴大明,但终于没有成功。“水木氏”三次似乎也印证了沐姓,这种猜测有点道理。
三是此碑的主人叫莫怀古。在戏曲家李玉《一捧雪》中,莫怀古有一个宝贝茶杯,斟满酒之后,就会出现一朵朵洁白花球,清香扑鼻,因此得名“一捧雪”。
但佞臣严嵩觊觎此物,莫怀古让人打造另一只杯子送过去,不料被识破为赝品。严嵩大动肝火要杀了莫怀古,而莫怀古有个仆人很仁义,做了他的替身被抓去。
可惜严嵩再次识破他们的掉包计,莫怀古只能携带杯子逃到了云梦山,后来“一捧雪”还是被人抢走,万念俱灰的莫怀古写下“再不来了,扯淡!”含恨而终。
这个说法更站得住脚,因为莫应为“沐”的替代,莫怀古也应是沐英的后代。
四是此碑是一个穿越者所刻。因一个机遇,有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明末,看尽时代风云,但却无法找到返回方法,只能终老云梦山,因此觉得世界荒谬,“再不来了,扯淡”表达了一种懊恼之意。这种说法虽荒诞,但也满足了一部分人的臆想。
这四种猜测众说纷纭,不过,要想更好判断它的来源,其实更应该去考究“扯淡”两字之意。
实际上,在现代,它一般表示“胡说八道”之意,但在古代,它有好几种解释。
第一种是无聊,没意思。纪振伦《三桂联芳记·征途》中,有台词“思量做这官儿,真个叫做扯淡。”
第二种是闲扯。见《桃花扇·修札》:“无事消闲扯淡,就中滋味酸甜。”
第三种是淡化。参见《留东外史》:“你年内回家去一趟,……也可扯淡许多心事。”
第四种才是胡说八道。表示没有事实依据的言论,或者对事物起不到作用的说法。
联系“再不来了”,这里的“扯淡”应为第一种,表示太没意思了。是不是颇有点“人间不值得”之意呢?
由于碑文没有主人姓名,且无法找到相关典籍考究其主人,这块“扯淡碑”至今仍是个谜。
无论如何,扯淡碑的主人,至少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世界的不满。
享受过最繁华的时代,也经历最没落的捶打,依然“虚灵自然间”,这就是精神的超脱。
对此碑,你有什么看法呢?
作者:红袂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