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是一部片子的灵魂,特别是以英雄形象为主体的动画电影,英雄人物的造型设计决定了影片整体的美术水准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雄形象在观众心中留下的印象和地位,成为英雄形象塑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具体到我国动画电影英雄人物形象的造型设计中来看,英雄人物的色彩运用、面部五官、美术风格、人物服装造型等的发展同样也是我国文化背景的反映。
中国动画电影从诞生之初就离不开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美术养分,到了年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美学的探索开始形成体系。
直到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外国动画电影涌入后对整体的美术风格产生了多元化的影响,在这之前我国动画电影人一直坚持探索本国民族特色,将我国丰厚的艺术底蕴融合进动画电影的视觉创作中,不断推陈出新,在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在动画电影英雄形象的造型设计发展上得到了生动淋漓的体现,动画电影人在这一时期为我们贡献出了影史经典的《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形象,后来新创作的动画孙悟空形象都能见到他的影子。
还有如今已经成为“反叛精神”文化符号的《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形象,我国摇滚乐队痛仰乐队甚至直接将影片中“哪吒自刎”一幕定格成为自己乐队的logo,“自刎的哪吒”也成为了众摇滚爱好者心目中摇滚精神的象征之一。
—年间的动画电影英雄形象创作十分璀璨,设计者在人物造型创作上大多从我国传统艺术中汲取灵感和营养,如京剧脸谱、壁画门神画、剪纸艺术等对人物的形象设计影响颇深。
这一时期的动画英雄形象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美学韵味,人物设计精美,具有较高的美术水准;同时,这一时期的动画英雄人物在造型设计上也和人物性格、影片主旨内涵相得益彰,英雄正面人物形象特征明显,服务于影片二元对立的叙事逻辑。
《大闹天宫》中的主角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充分借鉴了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并且广泛吸收了民间的绘画、木刻和美术工艺的艺术特点,达到了以形写神的效果。
如孙悟空的脸型是根据戏曲脸谱和传统版画上的孙悟空脸型加以变化而来的,让观众不仅充分欣赏到了我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倍感亲切,乐于接受,甚至还让外国观众享受到了一次富有东方艺术神韵的视觉盛宴,令他们叹为观止。
《世界报》曾感叹过:“《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国剧脸谱在人物造型设计中的运用不仅能增添传统美学风格,还能直接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
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中就说过:“脚色所以分别君子小人。亦有正色不足,借用丑净者。洁面花面,若人之妍娃然,当赏识于扎牡骊黄之外耳。”国剧用生、末、净、旦、丑等不同的扮相来扮演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物,同时赋予角色一定的道德色彩。
中国动画电影在很长时间内都借鉴了国剧利用人物脸谱来虚拟象征人物形象的这一创作特点,创作者们利用脸谱的功能,再结合自己的主观能动创作,便为我们塑造出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英雄人物。
同样拿《大闹天宫》举例,《大闹天宫》的造型设计张光宇先生曾说过,设计形象“首先是开脸,注意它的眼神以及眉宇间的善良或是邪恶,鼻形与口形的美与丑的匀法,也能左右性格。
其次是塑造全身的形状,分肥瘦长短,然后可以从线条的变化中,表现出正直和狡猾的性格,再加上动作,就能成为有生命力的东西了。”
可见脸谱和创作者运用美术线条的变化的结合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不仅与设计者娴熟技巧及细腻作风有关,也受美术创作风格的影响。
《哪吒闹海》中主角哪吒的造型设计也“吸取了中国门神画、壁画里的有用素材,采用装饰风格,简练的线条,配以民间画常用的青、绿、红、白、黑等色彩”哪吒是个少年小英雄,所以赤身露体,浅色肉身,配带红绞和金圈,一双乌黑机灵的大眼睛,显得稚气聪慧,两道剑眉,威武中显出小英雄的非凡气度。
影片整个故事的结构也秉承了传统戏剧式的结构模式,以哪吒出世、闹海、自刎、重生、复仇为线索,层层推进,在“出世”和“重生”两场戏中,就展现了“莲花”“红肚兜”“仙鹤”“白鹤”“银丹”“葫芦”等一些带有浓重民族意趣的物象,让人一看就感到了中国风味。
另外,我国剪纸艺术也在动画电影人物形象中得到了充分的借鉴,如《渔童》中酷似“哪吒”的渔童形象、《济公斗蟋蟀》中线条简单却活灵活现的济公、《红军桥》中形象鲜明的人们英雄们、《东海小哨兵》中将剪纸艺术和我国红色革命画风结合创作的红小兵小红和小龙姐弟俩形象。
这一时期我国动画电影的英雄造型将“中国学派”的美学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英雄形象特征分明的同时兼具了“中国学派”特有的“气韵”之美,突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写意性,银幕上一个个生动的英雄形象形神兼备,不求形似,但求传神,充分展现了我国独有的美学价值观。
这也成为了世界动画舞台上的“角儿”,让世界开眼感受到中国独有的英雄“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