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15.0分)
1.《史记》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国别史》
C.《编年史》
D.《断代史》
2.下列不属于三股诗潮运动的是()。
A.浪漫主义诗歌运动
B.白话化运动
C.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D.现代主义诗歌运动
3.钟嵘《诗品》称曹植为()。
A.才高八斗
B.七子之冠冕
C.五言之冠冕
D.建安之杰
4.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来源是()。
A.宋元时期的“说经“话本
B.宋元时期的“小说家“话本
C.宋元时期的“诗话“话本
D.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
5.用质朴洗练的语言对事物做不事渲染的描写,是()。
A.叙述
B.工笔
C.粗笔
D.白描
6.元杂剧中由男主角演唱的剧本叫做()。
A.末本
B.旦本
C.生本
D.净本
7.关于《雷雨》中的蘩漪,说法正确的是()。
A.最富于“雷雨”气息
B.从丈夫那里得到真爱
C.性格上犹豫不决
D.毁灭了别人,保存了自己
8.《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A.陶渊明
B.阮籍
C.王羲之
D.谢灵运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A.《右溪记》
B.《始得西山宴游记》
C.《游褒禅山记》
D.《岳阳楼记》
10.被茅坤誉为“西京第一书疏”的是()。
A.《陈政事疏》
B.《言兵事疏》
C.《谏营昌陵疏》
D.《论贵粟疏》
11.《长亭送别》一折,出自()。
A.《西厢记》
B.《琵琶记》
C.《桃花扇》
D.《长生殿》
12.《乐章集》的作者是()。
A.欧阳修
B.晏殊
C.柳永
D.秦观
13.冰心散文的风格特点是()。
A.朦胧迷离
B.深沉峻烈
C.委婉典丽
D.幽默闲适
14.《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
A.杨衒之
B.颜之推
C.郦道元
D.徐陵
15.下列著述为儒家经典之一的是()。
A.《庄子》
B.《墨子》
C.《论语》
D.《荀子》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0分)
1.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以海上见闻为主要记叙内容。()
2.文学接受过程中,会出现读者对作者误读的现象。()
3.“二诸葛”这个人物形象是小说《受戒》中的人物。()
4.超文本链接是网络文学的一种创作手段。()
5剧作《赛金花》的作者是郭沫若。()
6.韩少功的《月兰》是“伤痕小说”。()
7.乐府本是国家音乐机关的名称。()
8.从嘉靖到万历年间是南戏向传奇转变的时期,亦即传奇生长期。()
9.先秦时期汉民族的共同语叫雅言。()
10.《孟子》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11.具有一定意义的、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语素。()
12.李白《将进酒》以描写梦中游历来张扬诗人的自我形象。()
13.最早的诗歌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
14.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5.宋代严羽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
16.唐初统治文坛的是骈体文。()
17.从20年代到年,一大批青年小说家先后登上文坛,形成“左翼”小说、“京派”小说、“海派”小说三大创作潮流。()
18.庄禅文化是中国诗歌意境范畴产生的重要原因。()
19.鲁迅称誉皮日休的创作是“文起八代之衰”。()
20.《甘蔗林——青纱帐》的作者是贺敬之。()
三、古文阅读(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个小题,每小题15.0分,共15.0分)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1)句中“启”的意思是()。
A.启发
B.打开
(2)句中“兵”的意思是()。
A.兵器
B.士兵
(3)句中“以”的意思是()。
A.来
B.以为
(4)句中“诸”的意思是()。
A.诸位
B.之于
(5)句中“完”的意思是()。
A.完成
B.修治(城墙)
四、作文(本题共1个小题,每小题40.0分,共40.0分)
1.人生有时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时可以是苦涩的,但回味时却有余香。请以“记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可自拟。全文不少于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内容切题,思想健康。(4)条理清楚,文从字顺。(5)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五、理解与辨析(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1.简述朱自清《松堂游记》的语言特点。
A.朱自清擅长用华丽的语言,在深情的叙述中倾诉热烈的情感,《松堂游记》的语言却给人言简而意赅,自然而淡定的感觉,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朱自清非凡的语言魅力。像“又静,又干净”一句虽只有寥寥数字,却将雨后的空明和静谧勾画出来了,像“多得好,疏得好,疏不是,谁爱看”等词语,看似不经意而写,却很好地将这种此时闲适的心情展现在读者面前,既体现了所状之景的自然雅趣,也表现出了自己在为文时的自然和淡定。语言虽经作者着意经营,但却不见斧凿痕迹,传神而富有诗意。
B.朱自清擅长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倾诉深沉的情感,《松堂游记》的语言也给人言简而意赅,自然而淡定的感觉,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朱自清非凡的语言魅力。像“又静,又干净”一句虽只有寥寥数字,却将雨后的空明和静谧勾画出来了,像“多得好,疏得好,疏不是,谁爱看”等词语,看似不经意而写,却很好地将松堂布局合理,空阔随意的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既体现了所状之景的自然雅趣,也表现出了自己在为文时的自然和淡定。语言虽经作者着意经营,但却不见斧凿痕迹,传神而富有诗意。
C.朱自清擅长用华丽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倾诉深沉的情感,《松堂游记》的语言也给人言简而意赅,自然而淡定的感觉,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朱自清非凡的语言魅力。像“又静,又干净”一句虽只有寥寥数字,却将雨后的空明和静谧勾画出来了,像“多得好,疏得好,疏不是,谁爱看”等词语,看似不经意而写,却很好地将松堂布局合理,空阔随意的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既体现了所状之景的自然雅趣,也表现出了自己在为文时的自然和淡定。语言虽经作者刻意雕琢,但传神而富有诗意。
2.简述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现的旷达的人生态度。
A.苏轼在《定风波》一词中,借雨中潇洒徐行的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潇洒、悠闲。词人任凭风吹雨打,却始终从容、镇定、达观。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也无风雨也无晴”更表现作者不为忧患所动摇、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节操、不随物悲喜的处世态度和超旷潇洒的情怀。
B.苏轼在《定风波》一词中,借雨中潇洒徐行的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潇洒、悠闲。词人任凭风吹雨打,却始终从容、镇定、达观。在微冷的醒觉中,苏轼也有对生活的怀疑,但苏轼依旧对磨难和打击猛烈还击。“也无风雨也无晴”更表现作者不为忧患所动摇、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节操、不随物悲喜的处世态度和超旷潇洒的情怀。
C.苏轼在《定风波》一词中,借雨中潇洒徐行的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潇洒、悠闲。词人任凭风吹雨打,却始终从容、镇定、达观。在微冷的醒觉中,苏轼也有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的不满和怨恨,但“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是表现作者不为忧患所动摇、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节操、不随物悲喜的处世态度和超旷潇洒的情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15.0分)
1.A
2.B
3.D
4.D
5.D
6.A
7.A
8.A
9.D
10.C
11.A
12.C
13.C
14.A
15.C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0分)
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6.正确
7.正确
8.错误
9.正确
10.错误
11.错误
12.错误
13.正确
14.正确
15.错误
16.正确
17.正确
18.正确
19.错误
20.错误
三、古文阅读(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个小题,每小题15.0分,共15.0分)
1.B
2.A
3.A
4.B
5.B
四、作文(本题共1个小题,每小题40.0分,共40.0分)
1.答案:该题型无参考答案。
五、理解与辨析(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1.B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