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涌现出不少即便是战败都效忠皇帝,宁死不降的感人故事。然而在明末的时候却有这样一位有名的将领,这位将领手里握着大明朝80万精兵。
当崇祯皇帝眼看着自己老祖宗留给自己的大明江山被李自成攻入之后,这位手握数十万精兵的将领却无动于衷。眼看着大明朝就要灭亡了,这位叫做左良玉的明末将领却仍然不愿意救皇帝,最后崇祯皇帝殉国。左良玉被后世称为“忠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戏剧的美化古代许多忠心不二的大臣奉行的一个做事的原则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然而手握80万精兵的左良玉面对清军进入京城却没有选择救崇祯帝,左良玉的这些行为与古人所称的忠君爱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后世为什么又称为忠臣呢?
后世对于左良玉的形象都来自于《桃花扇》这部戏剧。《桃花扇》作者是生活在清代的文学家孔尚任。左良玉正是《桃花扇》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孔尚任对于左良玉形象的塑造可谓是用心良苦。
孔尚任将左良玉塑造成一个道德高尚备受皇帝猜忌却仍然忠君爱国的形象,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对左良玉的形象是颠覆性的改造。在戏剧中左良玉为大明尽忠,大明灭亡之后不投降清朝,与李自成周旋。
这部戏剧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左良玉已经到了晚年回想起大明朝十分痛心,于是便带着许多士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对于马士英进行讨伐。说到马士英许多人恨得咬牙切齿,因为在《桃花扇》中马士英是一个小人。
按照《桃花扇》的描述,阮大铖、马士英等人在大明王朝灭亡之际却仍然为了一己私利拉帮结派,在这两个人的衬托之下左良玉的形象更加高大。《桃花扇》中还有两位将领,一位是刘泽清一位是刘良佐。这两个人和左良玉都是镇守边关的将领。
然而在孔尚任的描述之下,刘泽清和刘良佐这两位将领同样也是小人,相比起左良玉的大将之风相形见绌。总之,这些将领把左良玉衬托的主角光环愈发明显,仿佛左良玉已经成为大明版的岳飞。
《桃花扇》中崇祯皇帝殉国之后泓光皇帝继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南明王朝。泓光皇帝继位之后却不理国事每天纵情于享乐沉迷于美女,只有左良玉苦苦一人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南明小朝廷。
而《桃花扇》所描述的这些形象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后世不少人便将这这的戏剧作品看作是写实的历史记录,便认为左良玉是明末大大的忠臣。然而事实是《桃花扇》对于许多人物的描写完全都是颠倒黑白的。
比如上面所说的马士英是一个坏事做尽的大奸臣,其实马士英才是那个忠于皇帝的人。左良玉实际上是一位嚣张跋扈拥兵自重,面对国家灭亡却无动于衷的人。当年左良玉作为大明朝的将领,手握数十万精兵,但是左良玉面对明朝即将被灭却不愿意出兵。
真实的左良玉《桃花扇》将左良玉塑造成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为人之臣所有的要求和道德标准似乎都集中在左良玉身上,然而真实的左良玉却并非如此。《桃花扇》里描绘的左良玉形象有多么的光辉,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左良玉的形象就有多么的堕落。
左良玉从小就没有父亲,他是跟着自己的叔叔长大的。叔叔家本就不富裕左良玉的教育更是无法顾及,所以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左良玉从小就没有接受过任何启蒙教育,直到当了将军之后仍然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左良玉从小就展现出练武术的天分,出生于山东的左良玉是标准的山东大汉,史料中记载的左良玉“骁勇,善左右射”。崇祯皇帝时期,大明王朝已经成为强弩之末,乱象重生各地起义频发。崇祯五年。此时的左良玉已经成为了一名级别比较高的将领。
当时崇祯皇帝派将领去镇压农民起义,左良玉的战绩非常好很少有败仗,许多农民起义军听到左良玉的话都闻风而逃。左良玉也就是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名气越来越大,进入了崇祯皇帝的眼中。
左良玉一般打仗的时候都秉承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原则。因为善骑射,所以有一次在和张献忠打仗的时候,左良玉朝着撤退的张献忠直接射了两箭射中了张献忠的肩头。
由于抢救及时再加上下手的拼命保护张献忠算是捡到了一条命,后来左良玉的职位越来越高。崇祯五年前左良玉奉命去镇压起义军一直到崇祯十一年这六年的时间,左良玉的队伍迅速扩大,权力和地位也越来越高。
这个时候左良玉手下已经有几十万的大军。公元年,闯王李自成带着队伍攻克京城。其实早在之前崇祯皇帝就已经命令左良玉带着兵马进京,谁知左良玉眼看着崇祯皇帝自杀仍然按兵不动。
左良玉作为一位将领坐拥80万大军,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曾经效忠的皇帝最后以自杀的方式殉国。如果左良玉当时出兵驰援京城,那么历史可能是另外一种结局。准确地说左良玉不应该是一位将军,而是一位军事家。
军事投机家左良玉所犯的错误不仅仅是对于皇帝不忠,对于百姓更是不义。不仅自己鱼肉百姓,对于手下的人更是纵容,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这样不忠不义的人为何会被后世美化成为忠臣呢?这与明朝后期官场颠倒黑白的风气有关。
到了明朝后期以东林党人为主导的朝廷乌烟瘴气,许多正义的大臣要么不敢发声要么受到东林党人的迫害。像左良玉这样左右逢源的投机家自然为其所喜爱。尽管大明的气数已尽,但是明末仍然有许多将领比左良玉更加能征善战。
左良玉的军队中好多投降的农民起义军,有一些将领通过给左良玉送礼做到了很高的职位,左良玉也慢慢地被腐化。当崇祯皇帝面对李自成兵马想要左良玉救驾的时候左良玉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当然这也与崇祯皇帝的为人有关。
总结当年袁崇焕带兵进京打败皇太极以后没有等来崇祯皇帝的奖赏,却被崇祯皇帝投入大狱。左良玉作为一个投机家,担心自己会走上袁崇焕的老路,出于为自己利益的考虑便拒绝出兵。年左良玉的部下发动兵变,左良玉全家被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