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多情的伤情的都是他,连书写久别重

喜欢宋词胜于唐诗,唐诗如同深春里的百花争艳,浓郁却摄人,宋词却好似出水芙蓉,清丽可人。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我尤其喜欢宋词这一句,如今仍能遥遥忆起,年少时读起这阕词的心悸神摇,读完后竟痴痴半天回不过神来。然而,今夜此时,没有哪一刻能更深刻地体味这句诗的含义!字字句句深入我心!夜半三更,月色如银,满屋的银光,像是千百年前的光韵,如想象中李白月下独酌吟诗的意境一般!

晏几道是我喜欢的词人。尤其喜欢他的小令,恰如出水芙蓉清丽可人,艳而不妖。最喜爱的是他的婉转多情。晏几道的朋友沈、陈二人家中曾有小莲、小鸿、小苹、小云四位歌姬,她们能歌善舞,风姿各异。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对于晏几道的爱,她们爱他,爱他的潇洒,爱他的多情,也爱他的与生俱来的忧伤忧伤。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沈、陈这两位情谊相合的朋友死后,几位歌女也流落四方亦散落他家。

不料多年后,他又遇上故人。他又一次见到了小苹,于是他写下了这阙《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是浓醉前的殷勤;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是歌筵时的丰盛绚烂;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是爱得刻骨思念;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是相逢后喜悦无限。

作为宰相之子,少年晏几道过的是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生活,“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但他十八岁那年,父亲晏殊去世,“树倒猢狲散”,此后家道中落。神宗熙宁七年,晏几道因郑侠上《流民图》反对王安石变法受到牵连,身陷囹圄。出狱后境况日下,四十多岁时才做了小官,晚年甚至到了衣食不能自给的程度。

沉沦下僚、失意潦倒的晏几道,既不肯依附权贵,又拙于谋生,只能通过缅怀既往的辉煌岁月,来安置失落的心灵。他就像出家的贾宝玉,始终丢不掉“大红猩猩毡的斗篷”,终身回忆大观园里那几个聪明伶俐的真情姐妹。

也许,他想通过牢牢地抓住这个快过时的小令,来抓住已经流逝的繁华岁月罢?就像那些曾经辉煌的女明星,穿着那件过时的真丝旗袍不放,宁愿千百次的咀嚼往事,回味旧梦,也不肯睁开眼睛看已经变化的世界。

而晏几道之后,同样也是是小令的消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