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桃花扇侯方域与李香君定情之物是

由《桃花扇》改编的剧种很多,所用道具扇无一例外都是折扇。在舞台上之所以折扇独领风骚,有一个表演的问题:折扇可折可放,用以配合舞蹈动作,其效果比宫扇显著。那么,作为侯方域、李香君定情之物的桃花扇,到底是团扇还是折扇呢?

初识李香君时,可确定为团扇。

李香君之体态娇小玲珑,人称为“香扇坠”。由此可见李香君经常携带扇子,否则别人不会以“香扇坠”相称。初见李香君,侯方域之赠诗有云:“南国佳人佩,休教袖里藏;随郎团扇影,摇动一身香。”此处,称“团扇”而不称“宫扇”。团扇,因形状团圆如月,暗合合欢吉祥之意,得名“合欢扇”。又因扇面使用丝织物面料,而纨可泛指丝织物,也被称为“纨扇”。唐代用纱罗制扇的普及,又使得“罗扇”之称产生。明清时期,苏州地区曾生产宫中所用的团扇,民间以此为荣为贵,攀龙附凤,遂将日常所用之团扇一概称为“宫扇”或“绢宫扇”。什么是“宫扇”呢?《辞海》解释说:“圆形有柄的扇子。”无疑,宫扇就是团扇。如前所述,宫扇乃团扇之别称,清代苏州以产宫扇驰名,而《桃花扇》故事发生地点南京与苏州相近。

有人说此处的扇坠就是从侯方域随身带的扇子上解下来的,而且还说折扇用扇坠比之团扇少,联系诗的意思,再加上杨龙友送诗祝贺,称“生小倾城是李香,怀中婀娜袖中藏”。张燕筑插科打诨,说“香君一搦身材,竟是个香扇坠儿”。可见,这香扇坠是系在一把团扇上的,这把团扇就是日后的桃花扇。且不说一个男子携带团扇有多么不合适,出土的明代扇坠明白无误地表明其为折扇下之饰物,是持有者的欣赏把玩之物。它的质地有用上好的香木,如伽南、沉香等,亦有用珍贵的白玉等材料制成,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精雕细作而制成,并用丝质或金质链与折扇相系连,扇坠在明代笔记中为一时尚之物。也就是说确定此处为团扇并非是依据扇坠。

从当时流行情况看,应为折扇。

史载:“至明则折扇大兴,纨扇几无人问。”明代时期折扇广泛流行,在整个明代几乎看不到团扇书画。史料记载永乐年间朝鲜进贡折扇,受到明成祖的赏识,于是命内廷工匠仿制,来供用后宫和赏赐群臣,渐渐“自内传出,遂遍天下”。与此相应折扇上书画也在明朝兴起了。

从男子使用、携带方便角度看,亦该为折扇。

因为本是男子之物,且是皇帝赏赐之物,应为折扇。

唯有“折扇”才易于“扯碎一条条”

《入道》出:“亏了俺桃花扇扯碎一条条,再不许痴虫儿吐柔丝缚万遭。”“桃花扇扯碎一条条”一语,说明“桃花扇”并非团扇,唯有折扇才易于“扯碎一条条”,团扇有韧竹或铁丝为扇框,弱女子李香君哪有如是本领“扯碎一条条”?

从史料来看

“团扇派”:陈文述对扇子情有独钟,就以《颐道堂诗选》一书而论,所选以扇子为题材的诗篇甚多,特别引起重视的则是《班婕妤咏扇》:团扇如明月,长安巧工制。深宫本无暑,怀袖重君意。在无意之中,有一次论证了宫扇即团扇,而非折扇。试问折扇能像明月般团团圆圆否?此诗还完全吻合侯方域本人为李香君所作《金陵题画扇》:南国佳人佩,休教袖里藏。随郎团扇影,摇动一身香。

“折扇派”: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五:“折叠扇一名撒扇,盖收则折叠,用则撒开……南方女人皆用团扇,惟妓女用撒扇。”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折扇》:“团扇制极雅,宜闺阁用之。予少时见金陵曲中,诸妓每出,尚以二团扇,令侍儿拥于前。今不复有矣。宫中所用,又有以纸绢叠成折扇,张之如满月,下有短柄,居扇之半。”这种折扇展开为圆形,有“居扇之半”的扇柄。扇柄可用竹,亦可用木。因其形如团扇,且开合便捷,最受青睐。据此亦可知,明成化之后,折扇早已传入民间,金陵妓女久已不用团扇。

我们暂且把历史上的桃花扇是什么扇放到一边,可以说,在剧中,孔尚任是确实把桃花扇写的不知是团扇还是折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可以假定杨龙友的画扇真的确实属于事实,但此扇是否即是侯方域赠给李香君之扇,看来是或非均有可能,但孔尚任非处理为同一扇不可,因为这样这柄宫扇就成了侯李爱情过程的一条主线。根据孔尚任对“传奇”二字的剖析和理解,侯李的爱情故事就更奇,那么《桃花扇》这一部传奇作品当然就更能流传久远了。在南明灭亡的时候,孔尚任尚未成年,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他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后来他“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才写出了不朽名著《桃花扇》,至于桃花扇是折扇还是团扇其实是不重要的,他也没有必要去考证,只是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就是了。

孔尚任在《小识》中说:“传奇者,传其事之奇焉者也,事不奇则不传”。“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这些话都想说明“香姬面血溅扇,杨龙友以画笔点之”乃是非常理想的传奇作品的题材。所以,他希望读者确认此事为信史。例如,孔尚任在《桃花扇》一剧中李香君最后在栖霞山栖真入道,原是他的艺术处理,人们却以此作为信史了。

其实,说不定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把桃花扇,桃花扇的故事可能是孔尚任的杜撰。为什么这样说呢?对南明秦淮河上的故事,当时有一个老先生叫余怀,余怀老先生和侯才子是同时代的人,还是朋友。他写了一本书叫《板桥杂记》,在这本书里记载了李香君等秦淮名妓的故事。在这本书里就没有桃花扇的记载。我想,如果有这么一段故事,余老先生还不大写特写?侯方域也有一篇文章专门写李香君,这篇文章叫《李姬传》,文章里仍然没有桃花扇的故事。两人的记载都没有提到桃花扇,岂非咄咄怪事?答案只能是:历史上就根本没有桃花扇的故事。桃花扇只不过是孔尚任为了剧情的需要杜撰的一个故事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