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张良借箸
《史记·留侯世家》:汉三年,郦食其(lìyìjī)劝刘邦立六国后代共同攻楚。“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挠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奢为大王筹之。’”《汉书·张良传》“藉箸”作“借箸”。
张良借刘邦吃饭用的筷子,为他指画当时的形势。后遂用“借箸、借筹、借箸筹、借前筹、前箸”等表示筹策、谋划;用“子房筹、张良筹”等指良谋。
杜牧《河湟》诗:“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杨万里《李圣俞求黄雀醝法》诗:“诸公俎豆惊四筵,犹得留侯借箸前。”柳亚子《闻伯渠抵渝遥寄两律》之一:“团结尚烦君借箸,草茅伏处只哦诗。”
郯韶《送姚子章之浙东帅掾》诗:“借筹底用平蛮策,草檄顺烦倚马才。”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五出:“他说受君恩爵封列侯,镇江淮千里借筹。”黄遵宪《和钟西耘津门感怀诗》:“借筹幸辟同文馆,警鼓惊传奔命书。”
王阮《上九江唐舍人五十韵》:“增重依莲幕,尤烦借箸筹。”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十出:“分明军令,杯前借箸题筹。”柳亚子《读松陵诸前辈遗集》诗:“渊源学派衍黄刘,阁部军前借箸筹。”
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诗:“军书陈上策,廷议借前筹。”杨巨源《酬卢员外》诗:“谢傅旌旗控上游,卢郎樽俎借前筹。”黄庭坚《次韵孙子实寄少游》:“谁能借前筹,还妇用束缊。”
李商隐《为举人上翰林肖侍郎启》:“九重之中,暂烦前箸;万里之外,辄散衡车。”
高适《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
萨都刺《彭城杂诗》:“夜深一片城头月,曾照张良案上筹。”
张纲埋轮
《后汉书·张纲传》:“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弹大将军梁冀及其弟梁不疑,京师为之震悚。
汉安元年,朝廷选拔张纲等八人巡视各地,张到洛阳,便把车轮埋了,罢使不行,上书弹劾当朝权贵大将军梁冀。后遂用“埋轮”表示抨击权贵,无所畏惧;用”埋轮使”指勇于抨击权贵的官吏。
沈约《奏弹王源》:“臣实儒品,谬掌天宪,虽埋轮之志,无屈权右,而狐鼠微物,亦蠹犬猷。”罗隐《淮南送卢端公归台》诗:“应笑张纲谩生事,埋轮不得在长安。”
苏轼《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之二:“凭君说与埋轮使,速寄长松作解嘲。”
未完待续……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