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是秦淮八艳中的第一位,她的成就并非来自于容貌和才华,而是源于她对爱情的坚贞和高尚情操。她是一位非凡的女子,交往的人都是具有民族气节的英勇豪杰。
李香君的本来姓吴,来自苏州。因为家道中落,她在幼年时被秦淮河畔的歌妓李贞丽收养。自从13岁起,她便得到了吴地歌手周如松的悉心指导,从中汲取了他的音乐技艺。
李香君的歌喉宛如珠玉般圆润,但她却不轻易与他人分享她的歌声。除了歌唱,她还精通丝竹琵琶,对音律诗词也了如指掌。
明崇祯十二年(年),侯方域,已是“复社四公子”之一,因张天如和陈定生的介绍,在秦淮河畔的媚香楼上结识了秦淮八艳之一的著名歌伎李香君。二人因志趣相投,一见如故,很快在李香君住处的媚香楼定情。
然而,由于他出门赶考,侯方域并没有携带太多钱财与李香君成婚。正当他为此焦虑时,他的朋友杨龙友给予了他大力资助。
那个晚上,侯方域将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送给了李香君作为定情之物。扇子上系着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并附上了一首诗:“清溪尽种辛荑树,不数东风桃李衣。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争御富平车”。
事后,侯方域和李香君才得知那天的钱财实际上是阮大铖通过杨龙友赠送给侯方域的,意在使他欠下人情。阮大铖多年在朝中为官,这个人阴险狡诈,与宦官魏忠贤勾结。当魏忠贤被杀后,阮大铖作为同伙也被朝廷削去官职,退居南京。他在南京广交江湖人士,准备东山再起。得知侯方域急需钱财后,阮大铖设法让杨龙友把钱送给了他,目的是想通过拉拢侯方域来缓和与陈贞慧等人的关系,避免与他们对立。
侯方域得知真相后非常愤怒,决定立刻将钱还给阮大铖。这时的李香君毫不犹豫地从头上拔下发簪,脱掉身上的罗衫,变卖了心爱的首饰,又从姐妹们那里借了些钱,总算凑够了数。她劝慰侯方域:“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
因为这件事,侯方域对李香君更加爱慕和怜惜。两人定情后不久,由于侯方域的文章触及时弊而落榜,他匆忙离开了南京。李香君送他至桃叶渡,以弹琵琶唱词相送,并说:“夫走后,妾不复弹。”二人海誓山盟,洒泪而别。
李香君欣赏侯方域的才华,也欣赏他的正直和道义,并鼓励他与权臣阮大铖划清界限,退还阮大铖的馈赠。她支持他去投奔史可法,参与抗清斗争。为此,她闭门谢客,等待着侯方域归来。
侯方域离开后,巡抚田仰想纳香君为妾,并愿意出重金求娶。在阮大铖的怂恿之下,田仰打着迎亲的幌子来到媚香楼。被李香君拒绝他后,田仰十分恼怒,派人抢走了她。李香君奋力抵抗,血溅折扇。
李香君伤愈后,阮大铖又以圣谕的名义强行将她征召入宫,成为歌伎。然而,南京失陷后,李香君决定逃离宫廷。她独自一人踏上了一段辛苦的旅途,最终病倒了。在她临终之际,她请求好友卞玉京为她剪下一绺青丝,并小心翼翼地用红绫包好,然后将它系在比生命还珍贵的桃花扇上。她请求卞玉京转交给侯方域,并留下遗言说:“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与此同时,侯方域也从狱中逃出来,在栖霞山找到了李香君,并带她回到归德侯府,在西园翡翠楼上安顿下来。因此,后人称翡翠楼为“香君楼”。李香君被侯方域常常在壮悔堂(现在是侯方域故居)吟诗弹唱,琴瑟相偎,成双入对,令旁人羡慕不已。
然而,好景不长,清顺治九年(年),当侯方域去江南时,侯府知晓了李香君曾是歌伎的身份。因为侯府一向家教严谨,根本容不下歌伎出身的李香君,所以侯方域的父亲将她赶到了城南侯氏庄园。
被赶出侯府的李香君无法再见到侯方域,最终寂寞郁闷而死,年仅30岁。侯方域为她立碑,并题写了一联:“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碑前有一张石桌,桌前有一个圆形的“愧石墩”。侯方域经常去香君墓前,坐在愧石墩上久久不愿离去。
然而,清顺治十一年(年)十二月十三日,侯方域也因郁闷而去世,享年37岁。由于李香君的身份低贱,他们未能合葬。
李香君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了坎坷和挫折。她的爱情坚贞和高尚情操令人敬佩。即使遭受了种种困难和挫折,始终保持着对爱情的信仰。她的一生是对爱情和坚持的伟大诠释。她与侯方域的爱情让她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女神。
李香君,她是一位非凡的女子,交往的人都是具有民族气节的英勇豪杰,这样一个的女子,她用她的一生向世人证明了坚贞与勇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