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北方昆曲剧院新创剧目《千里江山图》建组会正式召开。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副院长曹颖、主要部门负责人及《千里江山图》剧组主创、主要演职人员参加建组会。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18岁所画,历时半年倾情绘就这幅气势磅礴的山河美景。然而在浩如烟海的厚重史卷中,关于天才少年王希孟的记载却只有寥寥几笔。这对于创作是自由却又是桎梏,为了再现天才少年的心理历程,早在年,昆曲《千里江山图》就开始了酝酿构思,历时近5年的沉淀和积累,在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支持下,继昆曲《清明上河图》后,北方昆曲剧院将在今年6月推出“画系列”第二部——昆曲《千里江山图》。
建组会上,该剧舞美设计边文彤谈到,千里江山,千年传承,《千里江山图》作为“青绿山水”的巅峰作品传承至今,赋彩明净、气韵生动,如今要把它立于戏曲舞台之上,要找准全剧最典型的视觉标识,展现出幽雅古韵。编剧何晗介绍了全剧的五个场景,兰亭雅集——死生亦大矣;李白坠江——传统文化最为辉煌也是最让人扼腕长叹之事;靖康、崖山——宋人锥骨之痛;现代画展——传统复兴之盛大。这五个场景,贯穿了一个概念,也就是昆曲《千里江山图》的核心——情爱无常、政治变幻,江山舆图易稿,而只有文化,穿越古今,千古流芳。
建组会上,该剧导演罗静文进行了详实的导演阐述,简明扼要地点明了全剧的题旨:以离合悲欢、家国兴亡,写文化之永恒流传。《桃花扇》中对李香君与侯方域提出的问题,家在哪里、国在哪里?在昆曲《千里江山图》中则尝试做出了解答,在文化的传承中、在诗词里、在图画里、在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里。这是昆曲《千里江山图》的灵魂,也是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
杨凤一院长在最后的总结讲话中谈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其最根本在于文化的传承,创排《千里江山图》就是要以昆曲的形式重现传统美学,散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光芒,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和创新样态,传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象。希望全剧组成员勠力同心,围绕唯美、精致、有寓意、有深意的剧目特征,将昆曲《千里江山图》打造成北昆的又一精品力作。
主创人员名单
出品人:杨凤一
监制:孙明磊
制作人:曹颖
统筹:曹文震
编剧:何晗陈思周
导演:罗静文
武打设计:王锋
唱腔设计:姚昆宏
音乐配器:邢骁
舞美设计:边文彤
服装设计:王延春
音效设计:乔江芳
灯光设计:李奥
造型设计:李学敏
道具设计:刘树祥
打击乐设计、司鼓:刘桐
司笛:韦兰
指挥:邢骁
演员统筹:杨帆
乐队统筹:孙凯
舞美统筹:邢琦
演出宣传统筹:王晶
项目统筹:付京京
演员名单
王希孟——翁佳慧刘鹏建
柔姬——朱冰贞柴亚玲
宋徽宗——张贝勒
张择端——袁国良
李思训——史舒越
蔡京——杨建强
店家——张暖
伴鹤——于航
挑云——张欢
舞台监督:曹文震
导演助理:张欢
剧务:柴亚玲刘鹏建
场记:张佳睿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基金面向社会接受申报、资助过程受社会监督、资助成果由社会共享,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搭建了一个开放平等、公开透明的艺术资助体系,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更多申报信息及资助流程可登录北京文化艺术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