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想先从我的考研经历谈起。我今年报考的是吉林大学的古代文学,总分,排名第6。初试文学综合因为没有把握好时间,论述题没有答完,只考了分,这个分数在所有报考古代文学的人中排名倒数第2(这里建议学弟学妹考研最后几天一定要多模拟几次,训练应试技巧)。在这样不利的情形下,复试对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复试时我抽到的英语口语题是最喜欢的理论和最敬佩的老师,古代文学专业课抽到了谈谈神话的典籍。我的英语口语面试和专业课答题都不算突出,也只达到了平均分。真正让我最后能被录取的我觉得是综合面试,综合面试我抽到的是古典文学的现实意义,我从为往圣继绝学谈起,再说了我喜欢的方向,围绕这个方向我读了哪些书(包括其出版社、书名、作者),以及我的毕业论文和以后想深入研究的问题,最后我谈了谈最近在看的书。吉大复试是给20分钟,答完英语和专业课后,如果时间够,综合面试可以多说,我大概说了11分钟。我说到这部分的时候,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很感兴趣,但因为时间到了,老师也没有多问,就说了一句“嗯,很好,你还有问题吗?”我说没有了,然后就被移出了会议室。这就是我整个复试过程。
今年吉大古代文学有3个多的都被刷掉了,但是、、的却录取了。更有现当代分被刷的同学。我觉得在考研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初试只是一个进入的门槛,复试的表现更显重要,怎么才能在复试中脱颖而出或是逆风翻盘,就如陈良中老师所说,需要真读书的功夫。真读书,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是可以看出的,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将我们这几年的下的功夫从容地说出来就行。
二、日拱一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我始终相信,我们读的每一本书,走的每一步,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一点,在我的复试中也得到验证。关于读书,我踩过许多坑,在跌跌撞撞中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够给学弟学妹一些启发。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
01关于读书效率
我最开始读书时总喜欢给自己规定一个小时读多少页,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并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读书当中,总是会去看时间,当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而我的读书的页数还没达到既定目标一半时,我就会焦虑,如此,读书的质量并不高。后来,我发现了三个有效的解决方法。一是带着问题去读书,读书就会成为一个解题的过程,能够提高读书效率;二是读书时不记时,甚至不要看手机或者手表时间,也不要给自己规定准确的读书页数,不要担心自己读得慢,不要用时间和速度来衡量读书效果,阅读速度的提升是以大量阅读经验为基础的,我现在是看书就是读到觉得疲倦了就休息一下。三是把注意力从孤立的字句中抽出来,按照语义单元来阅读文章。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读书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要及时查阅,我开始读书时总是先把问题积累下来,想着读完再去查,但是后来往往因为积累问题太多和时间间隔太久,导致有畏难情绪,且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回头读,这样也会降低读书效率。
02关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形式多样,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习惯,不管何种做法,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点,理清全书探讨的问题和记录自己想法。我认为有效地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个方法:一是贯通思维,比如读莫言时,可以联系到古代文学的《聊斋志异》,现代文学鲁迅、沈从文,外国文学拉伯雷的《巨人传》,文艺理论巴赫金狂欢化、意识流等等。二是对比思维,读单本书需要做读书笔记,还要做对读的读书笔记,比如孔子、孟子、荀子。三是专题思维,重要的诗人、流派,需要做成专题、收集定评,且通过看不同的专著来不断丰富这一专题。此外,读书笔记也需要经常翻阅,加深印象,重要的观点要记住。专著中的观点更为新颖前沿,在考研初试答题中有很大可能能够脱颖而出。做读书笔记时不要只知摘抄,我现在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观点+一个举例+自己的思考与问题,并且每章用Xmind做思维导图,理清全书脉络和主要问题。
03关于读原著和专著
我的阅读是跟随专业课程和读书导师给我们开的书单进行的,还有就是在通过读书找书来读,比如看陈铁民先生的《王维集校注》时,我去读了江味农先生的《金刚经》和中华书局出版的《维摩诘经》。
读原典,需要读它各个时期注本,可以发现每个时期义理阐释的不同,也可以发现整个学术思想发展的脉络,是拓展思维和做到贯通的很好的办法。对于注本的选择,可以由易到难,实在读不懂可先选择今人注本来读,再读古注。(新编诸子集成系列值得精读。)我读注本时,会先不看注释,看看自己能不能理解大意,然后再去对照,看我自己的理解跟前人的注不同在哪里,并将重点字词和问题标记在旁边,我觉得这是一个能加深记忆的好办法。此外,研究著作和原典一起读,能加深对义理的理解,也会觉得更有兴趣。比如,读孟子时,可以去看看黄俊杰先生的研究。
点校功夫很重要,自己去点校一遍会对字词、义理和版本印象更深,背诵起来也更容易。大一我点校过《大学》《中庸》,大二上陈老师的课时点校过《书集传》,毕业论文写作点校了钱时的《论语管见》。
阅读原典和专著遇到困难时一定不要放弃。我记得大一开始读思想史时,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论稿》是最难读的,那时候读两三页可能就要花半小时,里面还有很多不懂的概念,又要去查,所以这本书我几次拿起又放下,直至把其他几本思想史著作都读了,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魏晋玄学论稿》读完,当时我就规定自己早上读10页,下午读10页,晚上读5页,后来我发现每天这样坚持下去,这本书也没有我想的那么难读,还提前完成了读书任务。所以我觉得很多事情决心是很重要的,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日日进步,没有什么难读的书是啃不下来的。
04关于选定研究方向
选择研究方向不要盯着容易的去选择,要以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为目的去选择,我大一时选择的是先秦方向,想以《孟子》作为研究焦点,但是读了一学期觉得义理实在太枯燥就开始打退堂鼓;后来觉得明清小说容易,就去读了一些明清小说,但是发现感想人人都有,要研究就需要很多中西方理论;再后来又觉得唐诗容易,我去读了全唐诗,发现有些唐诗实在让人读不下去。直到考研,我才开始慌张,这几年虽然读了各个时期的必读书,但是没有焦点,如果老师问我读了什么书,我是经不住追问的,这个时候感觉火烧眉毛了,我才真正开始认真思考我的方向,最后选择了——以先秦为中心,以孔子《论语》切入。希望学弟学妹吸取我的教训,早定方向,书要读得多,但是也要读得精。我想要是我早点定下研究方向,我现在说不定都把《论语集释》看完了,思考和毕业论文写作肯定也能更深入。我的看法是可以先多读各个时期的书,发现自己对哪个方向最感兴趣,选择了,不管有多难都要坚持下去,不要在各个方向游移不定,学术研究没有哪个方向是容易的,而且,做下去会发现也没有那么难。人在常态之下很容易顺着自己的节奏按部就班地走,难的是在遇到困难时,还能坚持原有节奏。可能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在挑战的状态而不是在常态下我们在做什么,能不能坚持原有目标,脚踏实地地去实现它。
最后,我还写了一篇关于吉大考研的经验贴,但是都是一些零碎的应试的东西,(包括政治、英语、专业课)个人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多读书,如果有学弟学妹需要参考经验贴或有备考、读书问题也可以通过辅导员老师联系我,很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总之,读书是一个长期、艰难但又有趣的过程,读书不仅是为了短期像考研这样的目标,更是为了自我的提升,是为了寻求精神世界,是为了“为往圣继绝学”,希望学弟学妹都能多读多问,找到自己的专攻目标,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选取部分读书
01原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杨伯峻《论语译注》
《孟子译注》
陈鼓应《老子今译今注》
《庄子今注今译》
02诗词程俊英《诗经译注》
逯钦立《陶渊明诗集》
陈铁民《王维诗集》
杨伦《杜诗镜铨》
中国社会科学院《唐诗选》
王琦《李太白全集》
中华书局《苏轼词编年校注》
03散文《文则》
《文章精义》
牛宝彤《唐宋八大家文选》
04小说干宝《搜神记》
《唐传奇》
三言二拍
四大名著
05戏曲王实甫《西厢记》
关汉卿《窦娥冤》
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
洪 昇《长生殿》
06研究著作及思想史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清代学术概论》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和儒生》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
陈来《宋明理学》
《朱熹的历史世界》
《有无之境》
皮锡瑞《经学历史》
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
黄俊杰《孟子研究》
(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
07诗歌、词曲专著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
王瑶《中古史论》
闻一多《唐诗杂论》
宇文所安《初唐诗》《盛唐诗》
傅璇琮《唐代的科举与文学》
袁形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莫砺锋《杜甫评传》
傅道斌《晚唐钟声》
王水照《苏轼研究》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导引》
杨义《李杜诗学》
08小说专著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09文学史《剑桥中国文学史》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中国新文学史》
END图文
伍治宇封面
黄诗蕴蔡雨润编辑
刘泳君向劲滔责任编辑
杨梅王一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