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名声大噪的那些落榜进士你认得几个

有人列过这样两组名单。第一组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组名单: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今天,无疑熟悉第二组名单的比熟悉第一组名单的人多。可是,在当时,第一组名单当中的人是多么辉煌显赫!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众星捧月,万人景仰——因为他们全都是大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组名单中的人物却寂寞孤独,郁郁寡欢,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因为他们全是落第的秀才。其实这个并不能说明人生成就不在考场,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两组站队不同的人而已,当时正是科举没落的时候。直到近代,人们还以考过八股为荣,比如陈独秀和当时的北大校长蒋梦麟都是前清的秀才,陈独秀曾经问蒋梦麟考的是什么秀才,蒋梦麟回答是策论秀才,陈独秀非常得意,哈哈大笑,说自己考的是八股秀才,比策论秀才值钱。蒋梦麟连忙作揖。

1

黄宗羲(年9月24日-年8月12日),浙江余姚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其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2

袁世凯(年—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总之,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3

李渔(-),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

自幼聪颖,及长擅古文词。崇祯十年(),考入金华府庠,为府学生。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顺治八年(),迁居杭州,后移家金陵,筑“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康熙十六年(),复归杭州,在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

李渔曾设家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创立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成为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一生著述五百多万字。

其戏曲论著《闲情偶寄》词曲部,以结构、词采、音律、宾自、科诨、格局六方面论戏曲文学,以选剧、变调、授曲、教自、脱套五方面论戏曲表演,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除戏曲理论外,《闲情偶寄》还有饮食、营造、园艺等方面的内容。另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笠翁一家言》等。他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传》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4

洪昇(年8月21日~年7月2日),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清代戏曲家、诗人,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洪昇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年)北京国子监肄业。历经二十年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他的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年)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国子监监生之功名,其诸多好友亦受牵连。后人有“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叹。

洪昇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年),江宁织造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

洪昇著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等。戏曲仅存《长生殿》和《四婵娟》两种。今人辑有《洪昇集》。

5

顾炎武(年7月15日—年2月15日),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顾炎武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6

金圣叹(年4月17日—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他乩降才女叶小鸾,写下动人篇章,成为江南士人佳话,亦为曹雪芹构思和创作《红楼梦》的素材之一。金圣叹提高通俗文学的地位,提出“六才子书”之说,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受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7

吴敬梓(年-年12月11日),字敏轩,号粒民,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移居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

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经历世态炎凉之苦。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晚年研究经学,穷困以终。

精熟《文选》,工诗词散文,诗赋援笔立成。著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

8

蒲松龄(年6月5日-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万言。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

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9

洪秀全(年1月1日—年6月1日),曾用名火秀,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名讳而改为洪秀全,广东花县(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官禄村人。清末农民起义领袖。

道光年间,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作品。咸丰元年(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号天王。咸丰三年(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建都之后,洪秀全分兵占领长江各省,派兵北伐、西征,并摧毁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六年(年),洪秀全诛杨秀清、韦昌辉,史称“天京事变”,随后,他迅速启用陈玉成、李秀成等新将领;并以洪仁为军师,推行新政。同治三年(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其逝世后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在政治上,洪秀全完善职官制度,修建王府,确立五军主将;在经济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力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文化上,他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四书五经”;在宗教上,他维护拜上帝教的独立性,抵制列强的宗教渗透;在主权原则上,对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侵略。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历时十四年,给中外反动势力沉重的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洪秀全为太平天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乃至孙中山也自诩“洪秀全第二”。但洪秀全奉行的盲目排外政策和不切实际的纲领以及他后期腐化的生活作风等,都具有负面影响。

榆木先生,中国青年漫画家,民俗漫画家。

绘制出版有《老合肥》、《庐阳区手绘地图》、《桥头集地图》、《三孝口地图》、《赤兰桥故事明信片》、《漫画庐江》、《漫画合肥》、《漫画木梳历史》、《漫画景迈山》、《杨梅驿站》、《侗族人一生》、《碧山插图》等:

出版有《我的父亲》、《漫说新冠》、《漫画二十四节气》。

巡讲17场,并获得年度安徽全省“三项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等,疫情期间创作八十余套抗疫漫画,年6月开始做全国巡展,分别在扬州文联美术馆、曲周博物馆、芜湖、巢湖等地做全国民俗漫画巡展活动。

年在家乡创作0余幅抗疫漫画,并绘制《漫画肥乡》在合肥杏花公园、三瓜公社、杨梅驿站、邯郸市博物馆和肥乡区开展科普防疫抗疫漫画巡回展。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364.html